从算盘到键盘:人才战略促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资讯中心
2014-04-27 21:52:13 来源:缝配信息网
2014年3月中旬,东莞南城天安数码城入口,一个红色的雕塑颇为引人注目。雕塑上半部分是一个算盘,下半部分是计算机键盘,旁边配了一段小文字:“从算盘到键盘,从珠算到云计算;产品在升级,思维在转型;转型,源于产业的革命,升级,因为科技的创新”。
转型升级--过去7年来东莞这座城市的核心命题。上自东莞市、乃至广东省主政者,下至企业主,无不心系于此。东莞天安数码城,则扮演着孵化创新企业的角色。
“我们正在打造三个新的‘增长极’,分别是粤海高端装备产业园、水乡一体化的望洪枢纽新城以及松山湖大学创新城。”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三个增长极”,将可以确确实实巩固积极向好的转型升级的态势,尽快催生出转型升级的“拐点”。
这背后,则是东莞7年来的艰难转型求索。
从算盘到键盘
“园区落成前,土地亩均年产值不足15000元,2013年底达到了4878万元——是传统工业区的16倍。”东莞天安数码城策划总监文海斌称。他还有一个身份是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志愿者,每年要走访100家东莞企业,宣导产业转型升级。
为从思维上引导传统企业突破瓶颈,实现转型升级,东莞天安数码城建设了产业转型升级体验中心;东莞市首家“云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南城区科技服务中心;东莞首家“云招聘系统”人力资源平台。东莞市唯一一家3D打印技术暨新产品、新技术成果交易中心也将投入使用。园区内还定期举办港台穗深莞五地研发工程师沙龙,通过技术交流,促进技术融合和创新。
“这里是东莞企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的基地,引导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产业生态要素加速聚集,打造产业集聚、人才集聚、商务金融集聚、信息服务集聚的产业生态圈,承担着综合孵化器的功能”。东莞天安数码城董事总经理何文强调。
截至去年12月31日,已有256家优质中小企业进驻东莞天安数码城,签约企业预计迁入后年产值将达62亿。其已签约企业行业类型包括高端电子信息、新一代通信、3D打印技术等17个领域,已吸纳4159名科研人才。
预计到2014年底,园区将聚集6000-8000名科技研发人才。
形势倒逼转型
“在东莞的台资企业中,转型升级是我最先提出来的。”
2014年3月初,叶春荣在东莞告诉记者,2007年10月27日他出任东莞台商协会第八届会长,所有人都认为,他也将像前面多任会长那样一帆风顺地完成3年任期。谁知却赶上了东莞台商最艰难的时期。
东莞6000多家台商,9成以上都是出口导向型企业。2007年人民币升值将近20%,对于靠赚取微薄加工费生存的台企业来说,就算不亏本也难以继续支撑了。并且,这一年中央政府将出口退税取消——单这一
块,就相当于成本增加了15%。更严重的是,国务院出台的新《劳动法》从2008年1月1号开始实施,更导致人工成本大大提升。
“靠廉价劳工、靠低价竞争、随便做就能赚钱的时代过去了。对很多东莞台商来说,这是致命打击”。20多年前就在大陆多地设厂的叶春荣说。
同年10月,叶先后三次向东莞市委书记、市长递交报告,呼吁政府协助东莞台商转型升级,并且给出了具体构想。
而他的提议也正是东莞乃至广东主政者们试图解决的问题。
“能源、资源价格上涨,供给趋紧,必然要求东莞转变依靠资源、能源大量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尽快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其次,劳动力价格逐步上升,劳务成本增加,必然要求东莞经济增长向集约化转变,将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由劳动密集产业转向由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 时任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详细剖析了当时东莞的微妙处境。
这一年1月召开的东莞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刘志庚提出了推进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随后,东莞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逐渐替代传统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当然,这不仅是东莞自身发展的需要。“东莞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可以为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探路。”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此间指出。
然而,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机,让东莞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不仅使粗放型增长方式经济基础不稳固的弊端暴露无余,也使企业主对转型升级疑虑重重。
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东莞全年关闭企业近900家,占当时企业总数的6%。而近10年来,东莞每年正常或非正常倒闭的企业占企业总数在4%左右。东莞大朗是“中国毛纺第一村”。村民李国立回忆,金融危机期间,毛纺市场很多店铺关门,工业区很多工厂关闭,“对大家的打击非常大”。
2009年东莞 GDP增长仅为5.3%。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东莞经济增速第一次从两位数下降到个位数。
然而,由于转型升级意味着巨大的投入、未知的风险、分散本就非常紧张的资源,一些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对转型升级持怀疑态度,一直拖延;而一些经济效益还不错的企业,则认为转型升级并不急迫,转型升级动力不足。
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2008年3月25日下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出现在东莞厚街镇。东莞党政领导还记得汪洋当时严厉地告诫:“今天不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会被产业结构调整!”
几天后,东莞召开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明确提出,要从18个方面梳理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问题。一个半月后,东莞召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试点工作动员大会,正式拉开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序幕。
有形之“手”出手
很快,东莞先后发布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意见和26项配套政策,并相继出台了《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方案》、《来料加工企业就地不停产转三资企业操作流程指引》、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内销市场……
有学者指出,幸亏东莞提前几年开始布局转型战略,否则金融危机会使其遭受更大损失,造成严重的产业空心化。
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东莞设立了“6个10亿”的专项资金,连续3年,从资金、项目和人才等方面帮助企业渡过经济寒冬,资助企业转型升级。东莞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试点工作,也迅速有序地分行业、企业渐次铺开,涉及厚街、大朗等5个镇、32个村(社区),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和24家企业。
与此同时,东莞强势推动官方的产业升级引导、扶持平台——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松山湖有着双重角色定位——以升级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加大择商选资,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引领东莞产业转型升级,从“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转变。
其一方面通过发挥科技创新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的作用,为东莞现有制造业提供技术支援,促进东莞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周边地区也可以为松山湖高科技产业提供配套,并作为松山湖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基地,以此推动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为此,松山湖高新区设立了“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十一五”期间,园区财政每年提取不少于5%的资金支持园区企业、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十二五”期间,该扶持资金从不少于5%提升为不少于10%。
同时,松山湖与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建立了南方医科大学松山湖试验动物基地等十大公共创新平台、构建了“东莞产业支援联盟”。此外,松山湖还引进了50多家研发机构,创建了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了20多个工程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实验室,10个行业创新和技术联盟。
东莞台商企业协会获得了与大陆企业一起竞争“6个10亿元”科技专项基金的机会。为鼓励更多台商企业参与转型升级辅导,东莞市政府不仅为台湾产业服务机构提供了联合办公场所,还对接受诊断辅导的企业给予经费补助——初步诊断费用补助80%,深度辅导费用补助50%,单家企业最高资助额可达30万元。
华信统领企业咨询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明仁是东莞台商协会聘请的辅导台商企业转型升级的顾问,对于愿意参加的企业,袁去签订诊断协议,政府补贴费用,然后开始诊断、出具诊断报告;辅导期8到12个月;辅导期结束后,有结案报告,东莞市台办则负责验收。
《东莞市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诊断辅导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后,截至2013年10月底,来自台湾的辅导机构共诊断台资企业823家,深入辅导375家。接受诊断辅导的企业新增投资额达9.53亿美元,新增内销65.24亿元。
“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负担,也激励了企业就地转型升级的意愿。”东莞台商协会秘书长赵维南表示。
但如果企业无心,政府再多的政策扶持也难以发挥效果。
“春江水暖鸭先知。”比政府更早感受到转型升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自然是在市场中打拼的企业。
东莞好合苑即是积极主动转型的样本。
好合苑国际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日普工艺制品是一个典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其金属与陶瓷镂空工艺技术先进,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且盈利能力不错。对于这样一家企业,花重金冒风险去做升级,连日普公司内部都有不同看法。
“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后,母公司日普高层就指出,如果命运全部掌握在客户手里,风险更大。”好合苑国际CEO杨琦兰回忆说,“而且转型升级需要前瞻性,不能等公司生意不好的时候再做,那时就很难有从容心态和充足资金来做了。”
在日普高层的强力推动下,2009年好合苑国际有限公司成立。此时,东莞市政府也开始扶持台商转型升级,日普顺利地享受到了税务减免、扶持资金等帮扶。在台湾产业服务机构的辅导下,好合苑主打中国元素高端工艺品制造和销售。2013年,日普工厂营收达4亿元,好合苑也取得了不俗业绩。
“拥有自己的成功品牌,在做代工的时候就有了更多主动权,会让代工的生意更好。”袁明仁分析。
但是,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如好合苑这样有前瞻性和母公司的支持。即使有了财力支持,也不一定有适合的团队执行。换言之,不转型会逐步遭淘汰;转型则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
东莞有6000多家台商,台商协会会员有3000多家,但最开始主动报名参加转型升级辅导的企业寥寥无几。叶春荣先后带队到33个台商集中的镇区宣传、讲解,连续几个月奋战,让台商企业主们了解转型升级的意义和流程。
2009年到2010年,叶春荣和队友们基本都在这种宣讲中度过。
袁明仁也坦陈,有一些企业在政府的呼吁下被动转型,但决心不强、动力不足,最终只是拿到了一点补贴,转型并不成功。
“对于一家在某个领域里经营了几十年的企业来说,贸然转型风险巨大--在最熟悉的领域都做不好,转型到新领域岂不死得更快?”叶春荣很清楚企业的疑虑。因此,他提出大多台商企业应“转型不转行”——即从100%出口到拿出10%做内销。
台商抱团试水内销
从外销到兼顾内销,这小小的改变,却须跨越众多门槛。
做外销,企业不用管市场需求、不用开发销售渠道、甚至不用打自己的品牌,只需按客户订单要求,生产、交付合格的产品即可。因此,其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接触市场,只是一个加工车间而已。而做内销,就必须熟悉内地市场的需求、偏好,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寻找合适的销售渠道……对于众多企业来说,可谓困难重重。
东莞台商协会大部分企业都是中小规模,单个企业做内销风险极大,且很多企业没有这种能力。因此,抱团探路就成了最佳选择。
在叶春荣的倡议下,2011年5月,向协会会员企业公开募股首期运作资金3亿港币的大麦客商贸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共有100多家台商参与。大麦客的定位是,尽可能以最低价格为会员提供高质量的商品。这成为东莞台商企业抱团打开内地市场的重要平台。
当然,这种转型漫长而艰辛。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转型升级中付出了时间、金钱、人力、物力成本,却还没有太大的回报。大麦客至今也还没有盈利。
东莞市政府对此非常清楚,原计划给企业转型升级的辅导期只有3年,2013年到期后,又展延到2015年。
当传统贸易遭遇B2B
在台企于转型升级之路上艰难跋涉的同时,东莞本土企业也在探寻合适的转型升级之路。
“几年前,我连电脑硬盘是什么都不清楚。”在位于东莞南城高盛科技大厦的办公室,李实对记者强调。
仅仅4年前,李实还只是东莞南城数千家塑胶原料供应商和小工厂之中的一员。在这个行业里浸淫十几年的李实发现,行业内很多共性问题都无法解决:行业内企业大都技术薄弱,技术人员多是初中毕业、难以推动提升技术发展;企业家大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人,对移动互联网没有任何概念,营销手段落户——一般都是靠业务员上门推广或者参加展会,导致很多业务员出去瓜分老板的客户;大都是中小企业,单个企业的采购量很少、单价成本高……“这个是传统行业面临发展的转折点。”李实敏感地意识到。
2010年,李实投资的环球塑化网上线。这是一个塑化行业的综合服务平台,会员企业可以在这里发起大宗原料的集体采购;研发人员可以将自己的技术创新在这里分享交流;企业也可以就技术难题向全国甚至全球的技术能手求助。2013年,环球塑化网促成的交易将近20个亿。
实际上,像李实这样自发转型的东莞本土企业并不多。有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双“十二”,淘宝销售的商品,3成货源是东莞。
“东莞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且大部分是民用品,如服装、3C、家具等,但在电商产业链中,东莞一直是货源基地的角色,这与东莞传统上重生产轻流通、重实体经济轻品牌运作和电子商务有关。”东莞电子商务协会修细毅会长认为,东莞电商等高端服务业尚不发达,在很多领域缺乏商业主导权、定价权。
修细毅认为,东莞的电商产业整体落后于杭州、深圳、广州等地。广州有聚美优品、唯品会、梦芭莎等著名电商企业,而东莞尚没有全国知名电商。“东莞电商起大早,但赶了个晚集。”
东莞市执政者正试图改变这种局面。
2010—2012年,东莞拨出3000万元作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扶持资金;2013年制定了东莞电子商务三年发展规划,拨付“十二五”电商产业专项资金,每年3亿、连续3年。东莞电子商务产业园也正在建设中,敦煌网华南总部可能落户东莞。
东莞复苏?
今年2月,东莞市统计局通报的《2013年东莞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初步测算,2013年东莞实现生产总值55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8%,增速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为“十二五”以来最高增速。
有学者认为,这不是东莞靠回归传统发展模式换来的,而是依靠转型升级、以质量拉动速度的经济发展思路初见成效。
不过,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认为,东莞的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东莞产业真正转型成功的可能还得十五六年”。
广东省委党校省情研究中心主任蔡兵亦指出,东莞地方领导要有一种为长远负责的精神,不能丧失定力,引进产业要有所选择,要慎重.
相关热词搜索:
评论排行
- ·拉筒、针板(1)
- ·蔡杰飞样本(0)
- ·2015.5.16---18 郑州缝制展(0)
- ·上海国际服装科技装备展...(0)
- ·求购小型熨斗(0)
- ·大洋裁布机---永发总代理(0)